一、基本介绍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又名肠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oebiasis),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Entamoeba histolytica)感染结肠壁后所引起的以痢疾症状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简单,有感染性的包囊期和增殖致病的滋养体期两个时期。包囊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可保持感染性数日至1个月,但在干燥环境中易死亡。成熟的4核包囊为感染期,滋养体分为大、小两型,小滋养体活动力弱,无明显侵袭力,大滋养体活动力强,具有侵袭力,其侵袭肠壁引起阿米巴痢疾。
二、流行特征
阿米巴痢疾的传染源是粪便中带包囊的病人和无症状的带虫者,尤以后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进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饮水、蔬菜或使用污染的餐具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群及男同性恋者感染率较高。
三、国内外疫情流行情况
(一)全球分布情况
阿米巴痢疾呈全球性分布,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如印度、印度尼西亚、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中南美洲,与文化水平低、卫生状况差密切有关。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000万人发生侵袭性阿米巴病,主要为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致4-10万人死亡,其死亡率在原虫病中仅次于疟疾。
(二)我国流行情况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呈全国性分布,据1988~1992年调查,全国平均感染率为0.95%,感染人数估计为1069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其中云南、贵州、新疆、甘肃等地感染率超过2%。我国以前是阿米巴痢疾的高发区,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降低,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南方地区和黑龙江等东北地区,发病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其中0-1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夏秋季高发,2023年报告发病率为0.04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病例一般低于实际发病人数,因此仍然需要重视阿米巴原虫感染。
四、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阿米巴痢疾潜伏期为1周至数月不等,多数为1-2周,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排果酱样大便等症状。一般来讲,患者可以无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腹胀、腹痛和便秘等;但是,如果患者进入发作期,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腹泻症状,或者排果酱样大便等症状,一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肝脓肿等并发症。
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确定诊断必须依靠病原学检查。确诊病例的诊断需同时具备不洁饮食史、急/慢性阿米巴痢疾的临床表现,且粪便涂片检查可见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或)包囊(病例定义参照《WS287-2008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实验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核酸诊断。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直接涂片法、碘液玻片法、浓集检查法、铁苏木染色法、培养检查法和活组织检查法;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琼脂扩散法(AGD);核酸诊断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而且十分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用脓液、穿刺液、粪便培养物、活检的肠组织、皮肤溃疡分泌物、脓血便甚至成形粪便中虫体的DNA以特异性的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可以区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其他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痢疾的治疗,对于一般情况的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慢性患者应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及免疫力,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输液。病原治疗,甲硝唑(metronidazole)为目前的首选药物,此外,替硝唑(tindazole)、奥硝唑(ornidazole)、塞克硝唑(secnidazole)、龙霉素(paromomycin)、喹碘方(Iodoquinofonum)、安特酰胺(diloxanide)、氯喹等也有良好的效果,中草药鸦胆子、大蒜、白头翁也有一定的作用。以上各种药物除甲硝唑外,往往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方能获得较好效果。另外,二氯散糠酸酯也可用于治疗阿米巴原虫携带者。
五、主要防控措施
阿米巴痢疾的防控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具体的方法包括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包囊;保护水源、食物,免受污染,同时饮水须煮沸,不吃生菜;搞好环境卫生和驱除有害昆虫;加强健康教育,平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卫生,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