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主题 > 传染病 > 其他 > 基孔肯亚热

  基孔肯雅热为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病毒的宿主。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孕妇围产期后期感染病毒可发生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感染,但没有经母乳传播病毒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分布相关,主要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2013年,病毒输入到中南美洲地区,逐步建立了本地循环,不断引发大范围疾病流行。中国,上世纪80年代曾在云南、海南等地患者、媒介生物和蝙蝠中检测到疑似CHIKV病毒,在人群以及哺乳动物血清中检测到抗体;2008年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之后曾在广东、浙江和云南等地先后发生了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暴发,但尚无证据显示CHIKV已在中国建立了稳定的自然传播链。   

首页 > 健康主题 > 传染病 > 其他 > 基孔肯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