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疾控故事,根植群众,以科研为支撑
访谈对象:王若涛,访谈及撰稿人:刘梦驰
艾防初相遇
1989年云南瑞丽暴发国内第一起艾滋病疫情,就此艾滋病以迅猛、强势的姿态进入国人视野。我们此次的访谈对象,王若涛研究员作为国内第一次艾滋病疫情人类学调查成员,赴云南瑞丽参与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支持的研究项目。这是王若涛研究员第一次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也是至今为止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艾滋病防治工作。
据王若涛研究员回忆,当时研究团队为了解国内艾滋病暴发原因、艾滋病患者感染情况及今后国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整个研究团队在云南瑞丽待了2个多月。当时环境艰苦,研究团队白天走访、考察靠边境地区的大摆(集市),深入当地吸毒戒毒所开展调研,有时还需跨过缅甸边界进行跨边境调研,深入群众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艾滋病流行的原因。晚上,整个团队就在小小的竹楼里整理、总结白天获得的研究数据。通过当时为期2个多月的研究,整个研究团队整理了一个“田野现场访谈报告”,并且在对国务院提交有关艾滋病防治报告的黑皮书中撰写了整整一章有关对国内艾滋病流行规律趋势预测的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大量的实地研究和考察,王若涛研究员以及整个团队认识到不能只满足,当时国内“艾滋病是资本主义腐朽生活的表现”,这样的“宏观政治性结论”。他们发现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鸦片的使用在云南很平常,多数时是被当地居民作为一种药物使用的。由于其在当地易得、平常且价格低廉的特性,导致当地居民对此类毒品的戒心较小。同时,研究团队观察到,由于医学常识的缺乏和卫生知识普及度不够的问题,共用针头、针具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医疗人员在从事医疗工作时,也会出现重复使用针头、针具的行为。由此,研究团队得出经血液在医疗过程中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也初步认识到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王若涛研究员在回忆时仍感到非常遗憾,他认为在当时他们做的还不够,当年应该花更大的力气去进行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不仅仅是在医疗卫生人员中,还应该向更多的一般群体去普及卫生知识。“如果当时我们在初期将这项工作做好,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后来出现的较大范围的艾滋病感染现象。”这一假设常常在王若涛研究员心中萦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结合瑞丽的调研经历以及后期的疾控工作经历,王若涛研究员认识到疾控工作离不开群众,离不开基层工作最直观的数据。他认识到疾控工作需根植群众,这也是打牢公共卫生基石的重要步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王若涛研究员开展疾控工作奉行的工作准则,同时,也为王若涛研究员退休后创立NGO组织-北京市朝阳区康众卫生教育服务中心,以建立民间组织的方式继续为疾控事业发光发热,切实深入群众,深入男男同性恋人群、暗娼人群、吸毒人群等社会亚人群群体中,了解他们的苦痛,为他们健康及心理咨询、积极寻求治疗途径埋下伏笔。
群众是基石,科研是支撑
在谈到对疾控未来的展望及期许时,王若涛研究员认为如果说群众是疾控的基石,那么科研就是疾控的根本。他认为未来的疾控是要做到“四位一体”,即政府行政领导、公共卫生现场服务、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是疾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强有力的科研实力才可更好的为疾控工作服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打铁还需自身硬”,除秉持实践出真知的态度、深入群众开展调研的实践外,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能力,是未来疾控工作所要坚定行走的道路,也是疾控青年所要探索的方向。
一些感受
听着王若涛研究员讲述早年田野工作的经历,让我深感疾控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深深认识到疾控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疾控工作不仅仅是单纯地看病治疗,它的背后还蕴藏着复杂的文化、风俗以及社会网络等因素。人群的获得、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是需要疾控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发掘和宣传的,这大大增加了疾控工作的难度,同时也要求疾控工作者一定要根植群众,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科研为支撑”不仅仅是王若涛研究员对未来疾控的期许,也是他对疾控青年工作者的要求。发挥所长,扬长避短的专研、专精一个领域是王若涛研究员给予疾控青年工作者的建议。这也让我反思除日常的工作外,对于疾控、对于科研我该如何有机结合、精益求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吾辈共勉之。
被采访人:王若涛,曾任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控制中心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室主任,2003年12月退休。北京市朝阳区康众卫生教育服务中心创始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委员。参与多种学术活动,并承担多个国际、国内卫生合作项目。其主要著作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实用流行病学》、《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中国HIV/AIDS相关法律问题》、《全球公共卫生》中“中国的公共卫生”一章。
采访人:刘梦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职工,就职于中心办公室,主要负责科研管理及伦理审查委员会秘书工作。